赴美好 向未来 | 2025,以奋斗之姿奔赴新征程
2024.12.31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在此辞旧迎新、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并指导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同仁,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向所有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体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年的美好祝福!
2024年是创新中心完成“三年上水平”阶段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致力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创新,朝着建设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进。
这一年,我们多措并举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中心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重大项目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引进了一批能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引领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创业领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引进国际专家Chris Rudd教授和Paul Hogg教授,为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通过纵横向项目合作、拨投结合、专家顾问聘用、集萃研究生培养等创新模式聚集了约140余人的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团队,为中心科技创新和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这一年,我们锐意进取
做好项目研发“顶梁柱”
创新中心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主持1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承担1项江苏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及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揭榜挂帅”课题和常州市人才攻关联合体项目、市级基础研究专项博士项目顺利进行。实施多项原创技术项目、开发十余种新产品、申报专利超1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这一年,我们赋能成长
成为人才培养“充电站”
中心作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专业方向的集萃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已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院所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70余人。进一步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行业高端人才交流与培养,组建了复合材料专业培训基地和集萃复合材料技术学院两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理论授课+实践操作”为特色,2024年共计组织培训活动20余场,培训学员2000余人,在国内复合材料培训方面初具影响力。创新中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馆,全年累计接待学习参观人员4000余人。
这一年,我们向高而攀
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构建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涵盖产业创新研发平台、复合材料学习中心、常州市联合实验室、企业联创实验室/中心、大院大所联合实验室以及科技馆六大板块。携手央企和国家科研院所共同打造“商用飞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联合实验室”、“国际材料科学联合实验室”等众多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中试工场和云平台两大共享平台。打造产业化人才培养健康生态,中心先后获批常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东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成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批准,彰显了中心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这一年,我们放眼全球
扩大学术交流“朋友圈”
成功举办“国际大师报告交流会—先进复合材料可持续发展应用技术”、“第9届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研讨会”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受邀加入世界工业和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正式成为全职成员单位。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也深知挑战与机遇并存。2025年,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我们将致力于完善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而不懈努力。
在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全体成员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 继续扬帆起航,砺行致远,澎湃向前。
祝大家新年快乐!